教育培训机构大全
证书报考时间,报考条件

杜甫《秋兴八首》赏析

《秋兴八首》是杜甫晚年的作品,是他七律的代表作。

通过《秋兴八首》,杜甫反映了他那个由盛转衰时期民族心灵的律动。

读《秋兴八首》,既要讲他的艺术特色,也要讲他的情感。

这八首诗是一部大唐帝国的兴衰史。

我们这个民族,漫长的封建社会是以安史之乱为界的。大唐帝国由极盛走向极衰,甚至走向末路,安史之乱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。这一历史变故,也是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分水岭。

我们说一个人很伟大,其实除了这个人的才华以外,也与他生长的时代有关。

杜甫生活的这个时代,刚好就处在大唐帝国由极盛转为极衰的一个转折点,他不仅是这个转折点的旁观者,还是这个转折点中的一个亲历者,他是亲身感受,并且生活在这个时代中。

杜甫的《秋兴八首》,一方面表现了由胜转衰的历史真实,比如诗中所描绘出的威武的旌旗、壮丽的宫殿、皇帝的威严、经济的繁荣、精神的昂扬、生活的安乐,盛世的一切都是那样令人神往。它表现了大唐帝国盛世的富裕、强盛、繁荣,人民生活的安乐。

杜甫把一切都写得很好,但当时他眼前是满地的秋气,满天的风云,烽火连绵、硝烟不断、鱼龙寂寞、关塞萧条,眼前的一切又是这样叫人失望。

在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,这八首诗不仅表现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,更了不起的是表现了整个社会、人民在由盛转衰时期的那种心灵历程,表现了民族由自信、骄傲、乐观、充满幻想,陡然变为凄凉、哀怨、痛苦、压抑,甚至沉默。

“彩笔昔曾干气象”是何等自豪,“白头吟望苦低垂”又是何等失望。

这八首诗不仅仅是写了现实,也写了人们对现实的心灵感受。杜甫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对比,比如“佳人拾翠春相问,仙侣同舟晚更移”,人们的精神是多么舒畅;“关塞极天惟鸟道,江湖满地一渔翁”,心情又是那样悲凉。

这八首诗既是时代风云,也是民族心灵的历史画卷。

这个历史画卷包括两种:一种是时代风云,是写实的一面;另一种是对时代风云的心灵体验。

其实也不仅仅是这八首,老实说,杜甫的所有诗歌都是时代风云和民族心灵的历史画卷。

这八首诗中的意象,基本上分为两种。

一种是长安,代表昔时的强盛。比如画省、五陵、蓬莱宫、雉尾扇、曲江头、花萼楼、芙蓉苑、珠帘、绣柱、锦缆、牙樯、昆明池、织女、石鲸、菰米、莲房、渼陂、紫阁、碧梧、香稻,这些无一不是典型盛世的意象化,无一不是他“故园心”的形象展现。

而在现实,你看他眼前都是些什么东西,巫山、巫峡、塞上、孤舟、哀猿、悲笳、山郭、沧江、渔翁、鸟道,都是表达痛惜之情、故国衰败的意象。甚至可以说,这八首诗是大唐帝国盛世一曲深情的挽歌。

再看看他的表现手法。对这八首诗不管怎样恭维都不过分,因为实在写得特别漂亮。

回想一下前面的四首,在时间上是从傍晚写到夜晚,再写到第二天早晨。在第四首开始“闻道长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”,紧承前面第三首“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”。这两句是说,既然都是一些坏蛋在朝廷里掌握朝政,那国事肯定是形同儿戏,所以才有了第四首的“闻道长安似弈棋”前后呼应,紧紧相连。

第四首最后说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,又引出了第五、六、七、八首所思的内容。

这八首诗,首先从结构上说是非常严密的一个整体,但是他每一首诗又可以相对独立,独立出来都是好诗,连起来又是一个非常好的整体。

顺便说一下,《秋兴八首》和阮籍的《咏怀八十二首》是不一样的,和陶渊明的《饮酒二十首》也是不一样的。

无论是阮籍的《咏怀》,还是陶渊明的《饮酒》,都是所写非一时,所用非一事,而且章与章之间根本都没有联系,他们不过是把长期写的诗对付在一起而已。而杜甫这八首诗,是写历史,而且是有严密的联系,在句法、语言上也是非常了不起。

这八首诗,标志着我们国家古典诗歌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分离越来越严重。

在这八首诗中,虚词基本上被剔出了诗外,意象高度地密集,很多语言顺序也被打乱了。这主要是因为诗人想突出自己心里的感受,他想把自己心灵感受的重点提前。比如“香稻啄馀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”,主要体现的是香稻,是碧梧。

这种颠三倒四的句式,打乱语言的顺序,突出的是诗人自身情感体验的真实。

我们把王维的诗歌语言和杜甫的比较一下。

比方说七言律诗,像王维的“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”,一看就知道,他的语言顺序非常规范,和口语隔得不远,虽然对偶对得特别好,但实际上他的语序也非常顺溜。

王维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看这两句就知道,他对自然、对田园的感受实在是太美,一看就知道是诗人又是个音乐家写的,“啭黄鹂”“飞白鹭”,实在是漂亮极了,但是一看就知道,他的语言顺序和“香稻啄馀鹦鹉粒”是不一样的。

诗歌的语言顺序,从杜甫开始大量地打乱。

杜甫这八首诗,修辞手法也是非常了不起,大量地运用反衬,大量地以美景写哀情。

下面我们将分别分析这八首杰作。

《秋兴八首》(其一):

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

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

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

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

杜甫是盛唐的诗人,一读他这首诗就知道这是大手笔。他的诗歌境界都很阔大,总是用阔大的手笔来写一种沉郁的心境。

诗题《秋兴》,所谓“秋兴”,指因秋天而引起的情感活动,“兴”(xìng)指触物生情的心理状态。俗话说“美女当春而思浓,志士逢秋而悲至”,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它是中国文人一种特殊的文化——心理特征。秋景引发了杜甫什么样的情怀呢?

这一首先渲染满地的“秋”意,交代自己“兴”起的原因。描绘景象如果过于刻画就容易失之尖新,流于造作,如中唐一位诗人的“鱼跃练江抛玉尺,莺穿丝柳织金梭”,用字虽很巧、很新,但给人的感觉是既吃力又不自然。

此诗一起笔就说,“玉露凋伤枫树林”,“玉露”是怎么样“伤枫树林”的呢?“凋伤”。《秋兴八首》是写秋天,秋天枫叶红了,枫树非常美,杜甫却说是“玉露凋伤枫树林”,是玉露把枫树伤得流血,所以才有了漫山遍野的红叶。

“玉露”就是秋天的白露,没有用“白”而用“玉”,第一是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中用了“白”字,以免犯重。第二是“玉”是一种实体,不像“白”只表示一种颜色,玉露能给人一种阴冷沉重的感觉,与诗人即将抒发的凄凉沉痛的心情十分协调,它的语言特色是凝重浑厚。第三是“白”是开口呼,后面的“露”是撮口呼,“白露”不便于吟唱,而“玉露”两个字都是撮口呼,吟起来忧伤绵长。

如果我说香山的枫树叶红了,你会感到火热、有激情、很开朗,心情很快乐。但我现在不说香山枫叶红了,我说香山的枫树在流血,情况就大不一样,感觉就大不一样了。

杜甫的诗歌风格叫沉郁顿挫,把他的那个诗歌一读,“玉露凋伤枫树林”,感觉字句也不一样,他开始有了诗眼——“凋”。凋是凋零的凋,它使枫树林红了、飘零了。

虽然他这首诗一看就知道是在锤炼字句,但是他写得很厚重,和中晚唐诗的那种纤巧还不一样。

他在唐代开了“诗眼”这个头,到了后来的宋人那就不得了了,任何事情都会踵事增华,变本加厉,什么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,什么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什么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,都出来了,它们都和“凋伤”是一个路数。

盛唐诗歌很少有诗眼,唐代诗人从杜甫开始,诗眼越来越多,“吟安一个字,捻断数茎须”,“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”,越往后诗眼就越多。

“巫山巫峡气萧森”,从“巫山”到“巫峡”都是“萧森”之气,“萧森”就是秋气萧瑟而又阴森。杜甫这两句诗把整个三峡从上到下都写得萧瑟而又阴森,到处都是秋风秋气秋声,霜叶飘零,一片衰败。

“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”第三、四句紧接着第二句写,“江间”紧承“巫峡”,“塞上”紧承“巫山”,他不是说“气萧森”吗?这里一个是长江“波浪兼天涌”,一个是巫山“风云接地阴”,江水自下而上,所以叫“兼天涌”,风云从上到下,所以说“接地阴”,从上到下都一片“气萧森”。

“丛菊两开他日泪”,紧承第一句的“玉露”,刚才说过,“玉露”就是秋天的白露,白露降时菊花开,“丛菊”指菊花。意思是说它开的既是泪,也是菊。

杜甫在外面流浪了两年,他一直想回老家,却一直回不去。在成都的时候,听说叛军被打败了,蓟北收复了,他高兴得快疯了,高叫“青春作伴好还乡”,但最终也没能还乡。严武死后,成都大乱,他离开四川成都后去年秋天在云安,今年秋天又停滞夔州,所以说“两开”,他在外面流浪了两年,两次看到菊花开了,两次眼泪都来了。“开”字双关菊花与诗人的眼泪,秋日眼见菊花开,他的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,菊花与泪花两相对,古人都将眼泪叫成泪花,今天还常这样叫,如“妹妹找哥泪花流”。既然眼泪叫泪花,既然是花,就可以用“开”字。“他日”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意义,一指过去,犹言往日或前日;一指将来,犹言来日或日后,这里的“他日”是指过去的两年,他的眼泪不始于今秋,而是流了两年的老泪。

此前提到过,杜甫在《登岳阳楼》中说,“老病有孤舟”。“孤舟一系故园心”是他更早一年写的,当时还在三峡白帝城。“一系”就是常系的意思,就是系着不动。他用“一系”,主要是为了对偶,对前面的“两开”。因为孤舟常系在江边,所以他想回到故园的愿望也不能实现。

“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”由大自然秋气的萧瑟,过渡到诗人境遇的萧条。这里要请大家注意的是,“故园心”,并不只是想回到河南老家,杜虽为河南巩县人,但他自己总把长安看成是自己真正的故乡,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祖辈在长安有田产,更重要的是那里是他精神上的家园,他爱京城就像他爱国一样,他时常说自己是长安人:“杜陵有布衣”,清朝人浦起龙在《读杜心解》中说:“舍蜀而往,仍然逗留。历历前尘,屡洒花间之‘泪’;悠悠去国,暗伤客子之‘心’。”

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到,杜甫诗歌语言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和散文的语言逐渐分离,而且离得越来越远。陶渊明的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”离散文的语言最近,“李白乘舟将欲行”,基本是散文化的语言,到了杜甫,意象越来越密集,语序的颠倒越来越频繁。如上面这两句,“开”字双关菊花与泪花,“系”字也是既指舟又指心。

这首诗的最后两句,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”。这两句紧承第六句申写“故园心”。

为什么说“寒衣处处催刀尺”?这句是倒装句,正常的顺序应该是:处处刀尺催寒衣。

到了秋天,家家都在赶制冬衣。古人制衣,用的布料大都是麻或者丝。棉花在唐朝时候用得很少,当时还不怎么种棉,大量种棉是宋朝以后的事。所以古人不说披棉戴孝,说披麻戴孝。

不管麻也好,丝也好,它都是那种天然的丝,在做衣服之前,都要把它浸水,否则就会缩水得很厉害。所以家家要赶制冬衣,都得在长江边上浸麻布。

我家那边没有江,但有条小河,河边和池塘旁边一般都有一块大石板,供人拿个棒槌去捶洗衣服。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”,这两句就是说,家家都在江边赶制冬衣,到傍晚的时候,整个长江旁边全是“砰!砰!砰”的声音。

此情此景,杜甫急不?一年将尽,家家都在赶制冬衣准备过年,杜甫想到家乡,想到有家不能归,他心乱如麻,急得要死。古人认为,这首诗是典型的以景结情的诗,他的结果就是写景,但他其实是在抒情。用现在的话来讲,这就是典型的电影蒙太奇。有画面,有声音,就是没有人出场。诗人没有说自己不得归故园,是如何焦虑痛苦,他只是呈现江边特有的画面与声音,不着一字,一切尽在不言中,这就叫情景交融。

顺便提一下,“全家都在风声里,九月衣裳未剪裁”,是清代诗人黄景仁《都门秋思》中的名句,显然受到了杜甫的启发,假如说不是模仿杜甫的话。

最后做个总结,从结构上来讲,本诗的三、四句紧承第一、二句,五、六句又转出了七、八句,前四句是写秋之所见,后四句是写秋之所感;前四句明写秋而暗含兴,后四句则是明写兴。

大自然萧森的秋气,与诗人凄凉沉闷的心情交融在一起。这首诗的整体情调凄绝、沉闷、凝重,它的境界阔大,而它的感情又非常悲凉,明显地体现了杜甫的主导风格——沉郁顿挫。

从八首诗的整体来看,第一首诗是八首诗的总纲。

“故园”“他日”——故园就是故国京华,他日就是开元全盛日——是八首诗反复书写的中心。“故园”代表他灵魂的故乡京城,也是他祖国的心脏,“他日”指过去的繁荣与强盛,这两者都是他念念不忘的,正是因为它们都不可能再现于今日,所以才使他梦牵魂绕、痛苦不堪。“秋气”只是引起这种情感的外在景物,同时也是他情感的对象化。

这首诗明写秋景,而虚含兴意;实拈夔府,而暗提京华,落脚处是“他日”与“故园”,之后的七首诗分别就是“他日”和“故园”的展开。

《秋兴八首》其二:

夔府孤城落日斜,每依北斗望京华。

听猿实下三声泪,奉使虚随八月槎。

画省香炉违伏枕,山楼粉堞隐悲笳。

请看石上藤萝月,已映洲前芦荻花。

这首诗是紧承接第一首来的。

第一首的最后是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”。第二首一起笔就是“孤城落日斜”。

这八首诗是联系得非常紧密的一个整体,尤其前三首,在时间上是环环相扣的。

第一首说“孤舟一系故园心”,这首说“每依北斗望京华”,前后勾连照应。因为杜甫在京城少陵有一栋房子,所以“孤舟一系故园心”,主要是指首都长安,而“每依北斗望京华”,就是他天天都会眺望着北边,想念京城长安。

“听猿实下三声泪”,这里他是引用了《水经注》中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”。原来只是在书上读到的,现在他老杜亲自到这个地方来了,这次亲耳听到的,真的是泪沾裳了。

“奉使虚随八月槎”,这一句话用了两个典故,第一个是《博物志》中的,第二个是《荆楚岁时记》中的。

张华《博物志》中有一个典故,称天河与海相通,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,年年八月乘坐一只小船到天上去,从来不失期。《荆楚岁时记》中也有一个典故:“汉武帝令博望侯张骞穷河源,乘槎经月至天河。”

用这两个典故,以张骞比自己,以至天河比回朝廷、回京华、归故国。

杜甫在西川节度使严武的手下做幕僚,当时严武给他搞了个虚衔——工部员外郎。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,他应该是朝廷的命官,是使臣,他在这里做官,应该是奉朝廷的命令,但他从来没有回到过中央。

典故中张骞乘槎八月到了天河,杜甫就把乘槎到天河,比喻成回归朝廷,回归首都,但是他从来没有回归过首都,所以是“虚随八月槎”。

“画省香炉违伏枕”,“画省”就是尚书省。尚书省为什么叫画省?因为尚书省里面是以香椒——相当于现在的花椒,就是有香气的东西——煮成水来和泥,然后涂墙抹平,墙就比较香。而且尚书省里面挂了很多画,所以古人把尚书省叫为画省。

那“香炉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每天夜晚去尚书省值班的时候,总是有女招待员捧着两个香炉进来。“伏枕”就是值夜班。但为什么要说“违伏枕”?因为杜甫的工部员外郎,是个“假的”工部员外郎,从来没有到尚书省去值过班。

“山楼粉堞隐悲笳”,这里他用字用得特别好。他住的地方是在白帝城,白帝城是座山城,所以住的是“山楼”。“堞”就是比较矮的城墙,“粉堞”就是刷了白灰的矮城墙。“笳”是一种乐器,有点像笛子,“隐悲笳”就是到处传来悲凉的笳声,可见四处战火未息。

“画省香炉违伏枕”,是说因流寓巴蜀不能回京,“山楼粉堞隐悲笳”,是说兵戈未息还朝无望。

“请看石上藤萝月,已映洲前芦荻花。”看看时间,这首诗第一句是“孤城落日斜”,现在是“石上藤萝月”,可见他依北斗望京华望的时间之久,从太阳下山,一直看到月亮当空。由时间的流逝,他写自己望京华的感情越来越深挚,越来越沉重。对此,《杜臆》评价得特别好:“顷方日斜,又见月出,才临石上,又映芦洲,岁月如流,老将至而功不建,能无悲乎!”

读这首诗,可以想见诗人心情的悲痛沉重。

诗中有两排意象是并列的,一边是夔州的。猿声、山楼、粉堞、藤萝、芦荻;另一边是京华的:画省、香炉。两重意象不断地交替,也意味着两边空间在不断交错,暗示着诗人的感情不断地跳跃,时而向往京华,时而又回到夔州。

同上一首不同,这首诗主要写的是诗人的情感生活,以自己内心的经历为书写对象,并不把情感蕴藏在山水之中,就只是书写自己的情感,两组意象不断交错,彻底打乱了时间与空间。

  《秋兴八首》其三:

千家山郭静朝晖,日日江楼坐翠微。

信宿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。

匡衡抗疏功名薄,刘向传经心事违。

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。

第一首结尾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”,写的是傍晚,第二首诗结尾“请看石上藤萝月,已映洲前芦荻花”,说的是半夜,这第三首头两句“千家山郭静朝晖,日日江楼坐翠微”,刻画的便是晨景。《秋兴八首》不仅抒写的情思具有内在联系,时间上也衔接得十分紧凑。

读了第二首之后,会看到杜甫写诗用字特别讲究,如“听猿实下三声泪,奉使虚随八月槎”一联中的“实”与“虚”。这首诗中的用字更细腻,表情更含蓄。

“山郭”就是小山城,指的是白帝城,白帝城沐浴在旭日的光辉之中,小山城洒满了秋晨的霞光,恬静而又安详,谁都明白这是美景。“翠微”是一种青翠的山色,这里指青翠的山,但“坐翠微”是什么意思?从情理上讲,他应该是坐在江楼。“日日江楼坐翠微”,这个语言又是颠三倒四的。这句翻译成白话应该是说,每天早晨起来,他在江楼上闲坐,四围青翠的山色环抱着他。这要放在今天,是必须跟着旅游公司用钱才能买到的美景,甚至可能是用钱也买不到的美景。

开始我和许多读者一样,以为杜甫很享受这种良辰美景,细读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。他用了“日日”两个字,下面再来解释它们的深层含意。

颔联“信宿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”,第三、四句在结构上是紧承“日日江楼坐翠微”,在写坐在江楼上的所闻所见。

“宿”就是一夜,“信宿”就是连住两夜。“泛泛”是荡舟,摇舟摇着走了。“信宿渔人还泛泛”的意思是说,“这个打鱼的人,他在江中间住了两夜晚,尚且想走就可以走,我老杜连个打鱼的人都比不上,想回家却无法回”。

“清秋燕子故飞飞”,《秋兴八首》是写秋景与秋兴,燕子到了秋天就要过冬,就要朝南方去,都飞走了,杜甫还在这个地方走不了。

燕子走了,飞到南方去也就罢了。可气的是,它们走的时候还要边飞边叫,杜甫就觉得燕子是在他面前炫耀。他说“燕子有意在我面前炫耀,它们知道我走不了,它们走得了”。

这两句里的“还泛泛”,“还”在这里是尚且的意思。他强调的是,一个打鱼的人尚且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。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身份意识,他的潜台词是“我好歹还是个贵族,是个士大夫,我连个打鱼的人都比不上”。“故飞飞”的“故”,当然是故意的意思,这是杜甫的移情,觉得燕子飞走时那得意的样子,是故意在他面前炫耀。

看过这两句,杜甫爱不爱这个地方?不爱。他待在这个地方烦死了,但他走不了。

诗人往往容易移情,李白的《独坐敬亭山》,“相看两不厌,唯有敬亭山”。他觉得敬亭山不讨厌他,他也不讨厌敬亭山,实际上是敬亭山跑不了,跑得了它也要走。

再回过头来看这前四句:“千家山郭静朝晖,日日江楼坐翠微。信宿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。”杜甫用词非常细腻含蓄,“日日”在这里强调他生活的单调和重复。天天如此,月月如此,年年如此,再好的东西也有审美疲劳。

表面上看,这前四句的确写得很美,我们误以为诗人喜欢这里,实际上是在写他对此地厌倦了,对这种日子厌烦了,现在想离开了,想马上回京华了。

要是我们,肯定说我好烦这个地方。他不是这样说的,他用“日日”“还”“故”这些词,只有用字细腻,抒情才会委婉。而且他为了强调不断重复的这种单调,就用同一个节奏来表现——前四句诗的节奏都是一样的:

4——1——2

4——1——2

4——1——2

4——1——2

还有,他用了很多双声和叠韵。比如“日日”,是叠字,叠字既是双声,也是叠韵,双声叠韵;“信宿”是双声,两个声母相同;“清秋”是双声;“泛泛”和“飞飞”都是双声叠韵。

他反复用相同的东西不断地刺激,强调的是重复单调。

我们总是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,杜甫在这里做到了。

“匡衡抗疏功名薄,刘向传经心事违。”这是写他坐江楼的所思所感。

《汉书》上说:“衡为少傅数年,数上疏陈便宜,及朝廷有政议,傅经以对,言多法义,上以为任公卿……建昭三年,代韦玄成为丞相。”

这里面还没有讲得很明白,我来解释一下:匡衡这个人耿直,每次向皇帝打奏折,总是说皇帝哪个地方错了,但是他每次打了奏折以后,皇帝都特别欣赏,说匡衡忠心耿耿,是国家的耿直之臣,所以他批评朝廷越多,他的官就当得越大。

杜甫曾任左拾遗,也是朝廷的谏官。但他是个书呆子,一当了谏官,就以匡衡为学习榜样,天天给唐肃宗提意见。今天打个奏折,说这个地方搞错了,明天打个奏折,说那个地方搞错了。唐肃宗被他烦死了,结果就叫他滚蛋了。

所以,这句“匡衡抗疏功名薄”是在说他也想学习匡衡。像我们现在有抗捐、抗税,“抗疏”就是提意见。“匡衡抗疏”是不是功名薄?不是。他应该是功名高。杜甫这里是正典反用,他说匡衡当年抗疏,抗得越多,官就当得越大,他杜甫也是向匡衡学习,怎么就这么倒霉呢?怎么抗得疏越多,官就搞得越小了呢?

他为什么突然想到了匡衡,跳跃这么大?刚刚还在说“信宿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”,杜甫不想在外面漂泊,所以他就在想,自己为什么在外面漂泊呢?不断地追问漂泊的原因,觉得自己一生特别倒霉,所以想到了自己的榜样匡衡抗疏。

“刘向传经心事违”,这里说的是《刘向传》中记载的:刘向在汉宣帝的时候讲五经与四书,在汉成帝的时候又领校五经,他不断地在中央朝廷里面整理儒家的经典,整理国家所有藏书,他是汉代非常了不起的大学问家,还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开创人。

中国古代的读书人,首先选择是立德,就是成圣成贤,其次就是从政当官,说好听点就是“立功”,当不了官就做学问写诗文,美其名曰是“立言”,或者就像孔夫子一样,找几个学生娃混饭吃,赚一点束脩(1)来活命。

杜甫这里言下之意是说:“我老杜实在是倒霉透顶,我每次抗疏不仅升不了官,还不断地被贬官。人家匡衡抗疏越多官就越高,我抗疏越多官就越小。我当不了匡衡也就算了,现在连当个学者,像刘向这样在中央里安安稳稳地读书、整理经典也轮不到我,当不了匡衡,现在连个刘向都当不了。”

现在他的感情脉络大概就摸清了。前四句说他漂泊西南,对白帝城、对三峡厌倦了,一心想回到京华。第五、六句是追问他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漂泊,在找是什么原因让他沦落到这个样子。

尾联“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”。这里的“同学”跟我们今天的意思不同,今天同学是同校读书的人,是同窗,这里的“同学”主要是指同辈人。

“五陵”就是汉朝五个皇帝的陵墓,汉朝京城的权贵都住在五陵周围,“五陵衣马”就是指当朝的那些权贵。

这句里连用了两个典故,分别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和《论语·公冶长》。

《论语·雍也》中说,“赤之适齐也,乘肥马,衣轻裘”。“衣马”就是裘马。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里面说:“子曰:‘盍各言尔志?’子路曰:‘愿车马,衣轻裘,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’”这段话的大意是说,孔老师问同学们各自的志向是什么,一般的同学都有点矜持,大家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不说,只有子路特别能炫耀自己—子路在所有的地方都喜欢表现自己,他说“孔老师,我毕业以后的志向就是要大富大贵,发达起来,坐着高车大马,穿着又轻又暖和的皮大衣。孔老师,我要发迹了,在座的各位兄弟都有份”。“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”,就是说把他的马车坐破了,衣服穿破了,他都没有什么遗憾。

这里请注意,杜甫说“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”,与子路说的“与朋友共”大不一样,杜甫是在斥责他的同辈,说这些坏蛋“自轻肥”,他们个个都中饱私囊。

再看这首诗的感情发展逻辑。他前面说“日日江楼坐翠微”,然后就写坐翠微之所闻、所见、所思、所感。第五、六句是说自己漂泊西南,非常倒霉,第七、八句是说他这样的忠臣倒霉的原因,原来在中央掌权的都是一群贪婪的小人,才使他这样正直的大夫被排斥在外。

他说“同学少年多不贱”,他这个时候五六十岁,他的那些同辈人,为什么是少年呢?其实是他骂人的话,说他这些同辈一个个都爬得很高了,原来是自私自利的小人,难怪他这样正直的大臣只能跑到这个鬼地方。

这首诗是情与理完美结合的典范,既有浓烈的情感,也有深层的理性。这使得全诗结构上层层转深,由所闻、所见,到所思、所感。所思、所感的四句又分两层,第五、六句先说自己倒霉,第七、八句说自己为什么倒霉。

再看这首诗的艺术特点。这首诗第一个特点就是用美景写哀情,景象写得很美,感情却很悲,这是王夫之说的“以美景写哀情,倍增其哀”。以美景写哀情,因为反差极大,景越美,情便越悲。

第二个特点是用字含蓄,抒发感情非常细腻。

第三个特点就是他所表现的情感,和他所表现的形式,达到了高度的统一。比如前边所说,他为了表示在这个地方单调和厌倦的感受,用了相同的节奏,大量的双声叠韵。又如,在表示愤怒的时候用了带鼻音的韵母,如“匡衡抗疏功名薄”等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(1) 束脩: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,必先奉赠礼物,表示敬意,名曰“束脩”。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。学费即是“束脩数条”,束脩就是咸猪肉,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,可以理解为学费。

《秋兴八首》其四:

闻道长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。

王侯第宅皆新主,文武衣冠异昔时。

直北关山金鼓振,征西车马羽书驰。

鱼龙寂寞秋江冷,故国平居有所思。

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堪称“大气”吗?杜甫这首诗也许能让我们尝一点“大气”的味道。

此诗紧承第三首。第三首最后说,“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”。朝廷弄权的都是些小人,因此就有了第四首的首联:“闻道长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。”

“闻道”是听说的意思,因为他现在不在京城,更不在朝廷任职,国家大事,只能是“闻道”,不可能目睹。这些家伙处理国家的大事简直像儿戏一样。“百年”,杜甫经常用百年,古人也经常用百年,百年就是他这一辈子,是泛指。他说,“我这一辈子经历的世事,那真是悲不胜悲”。

“不胜悲”是指哪些呢?

从第三句到第六句,即中间两联,都是申言国事“似弈棋”和“不胜悲”的。

颔联“王侯第宅皆新主,文武衣冠异昔时”。《旧唐书·马璘传》中记载:“天宝中,贵戚勋家,已务奢靡,而垣屋犹存制度。然卫公李靖家庙,已为嬖臣杨氏马厩矣。及安史大乱之后,法度隳弛,内臣(宦官)戎帅(将军),竞务奢豪,亭馆第舍,力穷乃止,时谓‘木妖’。”可见,安史之乱后,王侯第宅换了一批新的主人,这就是所谓“王侯第宅皆新主”。肃宗和代宗都宠信宦官,李辅国加中书令,开宦官拜相的先例;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,是以宦官为元帅的先例;鱼朝恩还曾为国子监事,是宦官混迹儒林的先例。文武衣冠与过去大不相同了,立朝多为幸恩怙宠之人,在位都是奸邪谄媚之辈,这就是所谓“文武衣冠异昔时”。

颈联“直北关山金鼓振,征西车马羽书驰”。王侯第宅各夸壮丽,而绝无矢志报国之心,文武衣冠各谋其私,而绝无忧国奉上之士。此辈掌权,国家哪会太平?西北的回纥不断骚扰,西南的吐蕃时常入侵,安史之乱的余孽也未能除尽,这就是“直北关山金鼓振”。金鼓声震,羽檄频驰,真正是国无宁日,民不聊生,国家一直在穷于应付,这就是所谓“征西车马羽书驰”。“羽书”有点像今天常说的鸡毛信。

尾联“鱼龙寂寞秋江冷,故国平居有所思”。国家的前途不堪回首,自己的处境也同样潦倒难熬,第七句才又从长安国事收回夔州自身,“鱼龙寂寞秋江冷”,《水经注》中记载:“鱼龙以秋日为夜,秋分而降,蛰寝于渊也。”在这国事日非万方多难之际,自己远窜西南日坐江楼,像蟠伏的鱼龙一样寂寞无聊,因此他常常怀念起国家强盛繁荣的时光:“故国平居有所思。”“故国”是指长安,更指安史之乱前强大的国家。“故国”照应第一句的长安。

看看这诗的特点,此诗写了他的故园心,望京华的内容。

诗人思故国并非一般的思乡情绪,而是有着更博大、更深广的情怀。他对国家的兴衰一直牵肠挂肚,念念不忘,国家的政局又叫他愤怒、痛苦和失望。

这首诗的容量很大,在五十六个字中间,他将自己一生经历的国家大事,浓缩在博大的胸襟之中,又通过积淀着历史内容的意象传达出来,用清朝人的评点来说,他的诗歌容量“包罗万汇,负海涵天”。

刘克庄在《后村诗话》中说:“公诗叙乱离,多百韵,或五十韵,或三四十韵,惟此篇最简而切也。”杜甫有很多长篇排律上百韵,甚至几十韵,这首诗是写得最短的,虽然他写得简切,但是这首诗的容量很大,把他一生的经历都表现出来了。

“大气”在诗歌内容上的表现,就是巨大的历史容量,巨大的时空跨度。

“大气”在诗歌风格上的表现,就是“浑灏流转”,也就是雄浑浩大。

“大气”在结构上的表现,就是大开大合,承上启下。结尾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一句,总收前面的三首,又引出后面的四首。

后四首分别写“有所思”的对象:宫阙、曲江、昆明池、京郊。

《秋兴八首》其五:

蓬莱宫阙对南山,承露金茎霄汉间。

西望瑶池降王母,东来紫气满函关。

云移雉尾开宫扇,日绕龙鳞识圣颜。

一卧沧江惊岁晚,几回青琐点朝班。

此首承第四首而来,写国家全盛之日,宫阙的壮丽和朝仪的威严,它在内容上应前几首的“故园心”“望京华”,和第四首的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,本诗为“所思”之一。

“蓬莱宫阙对南山”,蓬莱宫即大明宫,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(662年),将大明宫改名蓬莱宫。蓬莱宫对着终南山。“承露金茎霄汉间”,当年汉武帝好神仙求长生,为了成仙,在建章宫西面建了承露盘,“金茎”就是支撑承露盘的铜柱,一根柱子伸上去,顶端是个人像托着个盘子。

颔联“西望瑶池降王母,东来紫气满函关”。西王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,据说曾降临瑶池与周穆王相会。“东来”句,引《列仙传》中的神仙故事,据说,老子西游至函谷关,关尹喜望见紫气自东而来,知有真人当从此路过。有人认为这两句是影射唐玄宗与杨贵妃,唐玄宗迷信神仙事,其实此说有点牵强附会,与全诗中的情调内容不合。清代浦起龙的理解十分通达:“其‘金茎’‘紫气’‘瑶池’等,总为帝京设色,盖以上帝高居,群仙拱向为比。”(《读杜心解》)杜甫用这些神话传说,是把皇帝写得高大上,群仙都环绕拱卫着他。这是写大唐帝国在最强盛时期的“盛唐气象”,到处是瑞气、仙气,显得喜气而又神秘。当时举国都沉浸在一种富有浪漫幻想的美好氛围之中。

在巍峨的宫殿和喜气祥云的背景下,杜甫把大唐王朝的气氛烘托得特别好,紧接着,当时人们心目中最神圣、最尊严的皇帝就出场了:“云移雉尾开宫扇,日绕龙鳞识圣颜。”

“雉尾”即用野鸡尾做的障扇,“云移”形容开扇时光彩闪耀,有如云彩的移动。“龙鳞”指皇帝衣上的龙纹。“日绕”句,有人说是唐时上朝很早,必待日出才能辨识皇帝的龙颜,其实,“日绕龙鳞”不能讲得过实,封建社会总是将皇帝比为太阳,此句是写雉尾扇撑开后,但见唐玄宗龙颜日光环绕,呈现出一种神秘庄严的气氛。好神秘,皇帝上朝之前,在龙椅上坐下来,马上有几个野鸡翎毛做的扇子把皇帝隐遮起来,等宦官一声叫唤,扇子慢慢就打开了,天子就徐徐露出了真容。更奇特的是,在上朝的时候,旭日红霞马上环绕“真龙天子”,“日绕龙鳞识圣颜”,何等神奇、神秘、神圣!

前面六句全部是回忆,紧承第四首的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,都是写的朝仪——朝廷的威仪。

第七、八句突然反跌,陡然从盛到衰,跌到了眼前:“一卧沧江惊岁晚,几回青琐点朝班。” “沧”通苍,青绿色,如沧江、沧海,“沧江”泛指一切江河,这里指巫峡段的长江。“一卧”有一蹶不振的感慨。“岁晚”切标题“秋兴”,也兼指诗人自伤迟暮老大。“青琐”本是汉朝建章宫的宫门,因门上刻镂着连环花纹,并涂上了青色,所以宫门被称为青琐门,此处泛指宫殿的宫门。“朝班”,古代上朝时,依官职的大小排列成先后的顺序,听候传点依次上朝。“几回”是说自己在朝时期很短,长期漂泊在外。

这首诗表现对过去国家强盛景象的思恋,包含着对国家兴衰的怅惘和痛心,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苦闷。

它的写法与前四首不同,前六句的格调博大昌明,宏丽肃穆,极言其承平时的壮丽、欢乐、富盛,最后二句又写得极其衰败悲惨,因而二者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,过去越是洋溢着欢乐喜悦,越是显得富强壮丽,眼前的现实就越是显得悲凉凄切。

用一种壮大富丽的境界,写一种悲凉哀怨的心情,这也是杜甫在艺术上一种成功的创造。

《秋兴八首》其六:

瞿塘峡口曲江头,万里风烟接素秋。

花萼夹城通御气,芙蓉小苑入边愁。

珠帘绣柱围黄鹄,锦缆牙樯起白鸥。

回首可怜歌舞地,秦中自古帝王州。

上一首写宫阙、朝仪、龙颜,这一首写京华的风景名胜,是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,“所思”之二,写当年的风景胜地——曲江。

首联“瞿塘峡口曲江头,万里风烟接素秋”。此篇提笔就横空陡起,首联两句笔力扛鼎,以巨大的空间跨度,用“万里风烟接素秋”,巧妙地把西南的瞿塘峡,与京城的曲江连在一起。瞿塘峡口是他目前所在的那个地方,在三峡;而曲江头是在长安。他用一句“万里风烟接素秋”把这两个地方连起来,怎么连接的?他说瞿塘峡口和曲江头都是秋天。“曲江”是唐朝开元时的游览名胜,烟水明媚,与乐游原、杏园等风景名胜相邻。“素秋”,古人认为,秋当西方,西方属金,色白,所以叫素秋。明明是身在三峡,心中想着当年的曲江,可他偏偏不写思念,却只是写景。杜诗达到一种极高的境界,景语就是情语。大家要从这里体会什么是“融情入景”,什么是“情景交融”。

接下来的四句写曲江昔日的繁华。

颔联“花萼夹城通御气,芙蓉小苑入边愁”。“花萼”就是花萼楼。唐玄宗时在兴庆宫的西南面建了这栋楼,西面题曰“花萼相辉楼”,南面题曰“勤政务本楼”,并于开元二十年六月,在大明宫筑了夹城复道,和曲江的芙蓉苑相通。

那个御道是专门供皇上到曲江去玩走的,所以说“花萼夹城通御气”。“御”就是指与帝王有关的东西,“御道”就是他专用的通道。

“芙蓉小苑入边愁”,芙蓉苑就在曲江,“小苑入边愁”,这里面稍稍有一点讽刺,但是比较轻微,主要还是写大唐帝国当年的强盛、当时的奢华,那里非常美丽。

金圣叹是个了不起的人,他的《杜诗解》在杜诗研究中很重要。他说:“御气用一‘通’字,何等融和,边愁用一‘入’字,出人意外,先生字法不尚纤巧,而耀人心目如此。”

这个评价非常好,他读得特别细。“通”字显得当时的曲江幽静美丽,且涂上了一层高贵的气派;“入”字是说,西北边上的叛军打破了人们和皇帝喜游逸乐的安宁梦,是那样突然和意外。

写到这里,诗人只点到为止,不再接着续写边愁了,马上掉转笔头写当年的强盛:“珠帘绣柱围黄鹄,锦缆牙樯起白鸥。”

“珠帘绣柱”描写曲江两边建筑的奢华,“锦缆牙樯”指江中舟楫的富丽。以珠装饰帘,以绣装饰柱,以锦来做缆,以象牙为桅杆,使全诗呈现出一种富贵气。曲江的两面到处是珠帘,到处是绣柱,那些鸟儿——白鸥、黄鹄都从那儿飞起。“锦缆牙樯”是说那里应该有船,船上的缆绳是织锦做成的,船上那些桅杆是象牙做的——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,不过是要渲染一片富贵奢华、承平安乐的景象。

到第七句、第八句突然反跌:“回首可怜歌舞地,秦中自古帝王州。”

“回首”是回顾、回忆、回想、回望,回想当年的曲江,处处繁华壮丽,现在眼前这一片瓦砾,一片废墟,真叫人心寒,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,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建都之地,如今却成了兵戎混战的战场,简直叫人羞愧死了!

这首诗在艺术上陡起陡结,开头横空而起,尾句陡转作结,很有特色。盛时歌舞地的繁华,饱含着诗人深情的依恋,结尾像是从甜梦中突然醒来,无限的低回往复,咏叹有情。

和上一首一样,这首诗用了很多华贵的意象,构成那种富丽的境界,然后只用了“回首可怜”四字,使这些富贵豪华成了现实荒凉冷落的反衬。诗人无限的痛苦、无限的惋惜、无限的悲伤,在这种反衬中透露出来。

对这首诗,浦起龙的话讲得特别好,他说:“六章就曲江头写望京华,次池苑也,为所思之二。”

再来听听浦起龙对此诗艺术的分析:“此诗开口即带夔州,法变。‘瞿峡’‘曲江’,相悬万里,次句钩锁有方,趁便嵌入‘秋’字,何等筋节!中四,乃申写‘曲江’之事变景象,末以嗟叹束之,总是一片身亲意想之神。”这段话是浅易的文言文,大家一定要多读几次。

《秋兴八首》其七:

昆明池水汉时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。

织女机丝虚夜月,石鲸鳞甲动秋风。

波漂菰米沉云黑,露冷莲房坠粉红。

关塞极天惟鸟道,江湖满地一渔翁。

这首诗是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,“所思”之三——昆明池。

昆明池在长安的西南面,现在只能够在诗中读到,在西安却不能见到。

在写法上,这首诗和前两首完全一样,前六句写大唐盛世的气象,最后两句突然反跌。

第一句“昆明池水汉时功”,点明昆明池是当年汉武帝开凿的。“武帝旌旗在眼中”,因为杜甫写作的时候是在三峡,他感觉到当年在水面上,练习水战时的那些旌旗,好像还一直在眼前飘扬。

中间的四句对偶写昆明池的美丽。

“织女机丝虚夜月,石鲸鳞甲动秋风。”昆明池有一个石雕,雕的是牵牛织女,还用一种非常贵重的玉石雕了鲸鱼。这两句就是写那些石雕栩栩如生。

那个织女雕得像活人,但由于它是石雕,夜晚尽管月光非常明亮,它也仍然织不到布,白白地浪费了夜月,所以就叫“虚夜月”。雕的那个鲸鱼的鱼鳞,在秋风中好像要摆动起来,鱼要飞起来一样,所以叫“动秋风”。

“波漂菰米沉云黑,露冷莲房坠粉红。”这两句是写昆明池里物产之丰饶。昆明池两边有很多像芦苇蒲苇一类的东西,它长起来的种子就叫菰米。“菰米沉云黑”,就是很黑很黑的菰米,像乌云一样遍布昆明池。一直到中唐时,昆明池的菰米、莲蓬还很多,白居易的《昆明春》中说:“渔者仍丰网罟资,贫人久获菰蒲利。”韩愈的《曲江荷花行》中说:“问言何处芙蓉多。撑舟昆明渡云锦……”

昆明池虽然的确有石鲸、织女、菰米、莲房,但这四句不是对昆明池景物的实写,而是借这些意象来表现一种情感的境界,不仅借此抒发自己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怀,也渲染出丰饶富足的社会氛围。

当然,历来对这前面六句也有不同的理解。比如朱东润先生的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》,就认为中间的四句是写一种衰败的景象。其实要把这四句理解成衰败的景象,很难讲得清楚,这四句主要还是写大唐帝国盛世的那种气象和境界:富饶、宁静、美丽。

最后两句在写法上十分独到:“关塞极天惟鸟道,江湖满地一渔翁。”

“关塞”就是指三峡,“鸟道”,读过《蜀道难》就知道鸟道是指的什么——这个地方非常偏僻,根本就没有人行道。用现在的话来讲,这个地方就不是人活的地方。它不仅不是人活的地方,还是人来不了的地方,因为只有“鸟道”。

这两句写得非常凄凉,而且是突然反跌,那个“一渔翁”当然是自指,指他自己。“江湖满地”是说自己长期流浪,四处漂泊。

最后总结一下第七首的特点。

和第五、六首一样,他是用一种非常富丽的境界,来写一种感伤的情怀,让过去与现实的对比,形成巨大的情感落差,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。中间的四句,是以壮丽景写哀怨情,语极浓丽,情却凄凉。

这首诗是以丽语写哀情的典范,尾联“极天”“满地”,是诗人俯仰兴怀,言江湖虽广,无地可归,身阻鸟道,迹比渔翁,昆明盛事,只能梦见。

《秋兴八首》其八:

昆吾御宿自逶迤,紫阁峰阴入渼陂。

香稻啄馀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。

佳人拾翠春相问,仙侣同舟晚更移。

彩笔昔曾干气象,白头吟望苦低垂。

这首诗是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所思之四,写他京郊的游历,当年去紫阁峰、渼陂沿途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思、所感。

诗一开始就说,“昆吾御宿自逶迤”,到紫阁峰、渼陂去玩,要路过昆吾和御宿。“昆吾”“御宿”都是长安东南的地名,“逶迤”的意思是道路很曲折、很漫长。“紫阁峰阴入渼陂”,这句写得很美,意思是紫阁峰倒映在大湖渼陂之中。紫阁峰是终南山的山峰,渼陂发源于终南山,紫阁峰在它的南面,陂中可见紫阁峰的倒影。杜甫在《渼陂行》中道:“半陂以南纯浸山,动影袅窕冲融间。”

第一联记渼陂的山川之胜,第二联便写渼陂的物产之美:“香稻啄馀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。”

清代的学者大多认为这两句是倒装,要按正常语序应该是“鹦鹉啄馀香稻粒,凤凰栖老碧梧枝”。你们见过香稻会“啄”吗?见过碧梧能“栖”吗?鹦鹉怎会有“粒”?凤凰如何长“枝”?

杜甫写得颠三倒四,把整个句子都打乱了。

但是,如果真说“鹦鹉啄馀香稻粒”,那就是写实。如果是写实,下边那句就有问题,因为根本没有凤凰这种鸟——凤凰是一种神鸟,传说只有在太平盛世、非常伟大的时代才会出来。

所以,这两句显然是在写那个伟大的时代,不能把它完全理解成是倒装。

后来又有人说,这两句杜甫不是为了强调鹦鹉,也不是为了强调凤凰,是为了强调那个地方的物产之丰饶。应该把它理解为:“香稻乃是鹦鹉啄馀之粒,碧梧乃是凤凰栖老之枝。”是突出香稻,突出碧梧,并不是倒装,也不是写实,而是写自己心灵的感受,写这个地方非常富饶。

底下两句还是写渼陂:“佳人拾翠春相问,仙侣同舟晚更移。”刚才两句写的是渼陂这个地方的香稻和碧梧,这两句是写渼陂周边的景象。

在春天,我们现在就采几朵小花,古人比我们更风雅,“拾翠”,就是拾那些野鸡的翎毛。如今,情侣找不到那些美丽的野鸡毛,那就采几朵野花。“春相问”就是相互赠送简单的礼品。

“仙侣同舟晚更移”,一对一对的情侣,或者一对一对的伙伴,唐朝比较开放,用我们现在的想象就算是情侣吧,他们都在渼陂玩疯了,一直玩到很晚很晚,天快要黑了,还朝湖中间游去。

读了这首诗,我就想古代的风景区大概不像我们今天,一到了什么时候就要关门。我估计,那时游玩完全是“自助游”,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,想什么时候回来,就什么时候回来。

这两句就是说,在大唐盛世,人们实在是富饶、宁静、和谐,社会非常安宁、安全。

前面六句写得特别美,和谐、恬静、富饶、美丽,差不多是童话般的世界,其实就是“忆昔开元全盛日”的景象。

最后两句突然反跌。

“彩笔昔曾干气象”,对于这个“气象”有几种解释。有一种解释把气象解释成为皇上,杜甫有一首诗曾说“往时文采动人主”,“人主”就是皇帝,他说:“我曾经以我的文采打动了皇上。”还有一种说法,“气象”就是大唐气象,“干气象”就是他曾经用彩笔描绘了大唐气象。

“白头吟望苦低垂”,写得非常凄凉,简直是令人绝望。“白头”这不用说了,四十岁出头的时候,杜甫就“白头搔更短”,这个时候估计他秃顶更厉害,一根黑发也没有了。“吟”就是唱他的诗,“望”就是望长安。“苦”—“低”—“垂”,这有三个层次,先是非常痛苦,再是把头低下,最后完全垂了下来。有人据此绘成了一幅画,画中杜甫非常失望,甚至绝望,非常痛苦。

这首诗无论是语言还是他写的景象,在表现手法上和第五、六、七首都有近似的地方。前面六句都是写大唐气象,最后两句突然反跌,突然从想象上回到眼前,展现了痛苦的现实。

特别要请大家注意的是这首诗的语言,它的语序颠倒错乱,与盛唐其他诗人,如李白、王维、孟浩然等人不同。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诗歌语言的变化,也可以看到杜甫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良苦用心。

赞(0)
分享到: 更多 (0)

本栏目分享各类证书的报考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