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培训机构大全
证书报考时间,报考条件

杜甫诗的特点和艺术风格

儒家思想,让杜甫把自己的个体人格,与历史、国家和社会统一了起来。

他虽然非常重视人格的自我完善,但他并不相信个体的绝对价值,也不像李白那样追求个人的自由。

李白说自己“黄金白璧买歌笑”,在杜甫看来那完全是浪费生命,毫无意义。

“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?”表明他对裘马轻狂生活的怀疑,也是在规劝李白别像这样“空度日”,也表明了他和李白对个人生命、个人价值追求的不同。

杜甫有一段有名的话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

这两句出自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。

“杜陵有布衣,老大意转拙。”因为杜甫曾在杜陵这个地方安家,所以他说自己是“杜陵布衣”。“布衣”原指廉价衣服,后指平民百姓。这两句是说,自己虽为平民,年龄越大,处世越笨,脾气越犟。

“许身一何愚,窃比稷与契。”“许身”在这里就是对自己的期许、自诩,他说:“我怎么这么蠢呢?”这是跟儒家的典范——稷和契比。

“居然成濩落,白首甘契阔。”“濩落”来自庄子的一个典故:一个大葫芦,把它锯开了以后,既不能舀水又不能装东西,什么用都没有。

他说他目标很大,但大而无当。既然知道自己的目标大而无用,就应该放弃,但他说“不,老子偏不,我就是到死了,也愿意为它付出”。

从这里可以看到杜甫诗歌里所谓的顿挫——知道自己很蠢,但偏不放弃。

“盖棺事则已,此志常觊豁。”这是在说,除非他死,不然不会放弃——越搞越犟。

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。”他自己穷得要死,这个时候连饭都没的吃,他却天天想着老百姓,心很苦。

为这件事情大家都笑他,“取笑同学翁,浩歌弥激烈”。但人家越笑他,他越犟。

写这首诗的时候,杜甫其实只是一介平民,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”。譬如,我在家里说:“现在的经济形势很不好,很多人没有饭吃,很多人没有工作,这该怎么办呢?”我的太太说:“你先让我们家有饭吃再说,咸吃萝卜淡操心!你以为自己是谁呀?”我龟缩到了自我,我关切的也是自我和自家,也就是说我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统一起来,我考虑的也只是针尖那么大点事情,胸怀不像杜甫那样博大,杜甫真正是“心事浩茫连广宇”。他连自己家也顾不了,却天天想着顾天下的人,自然常遭同辈人取笑。

从这里可以看到他的人生目标、人生追求——当稷、契,当儒家的典范人物。

杜甫说,他的人生目标就是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。儒家认为,最黄金的时代就是尧舜那个时候,最好重新回到尧舜时代。它是儒家历史的起点,也是儒家向往的终点。

在杜甫的诗歌里面,国家一强盛,他就快乐,国家一动乱,他就痛哭流涕。

看这首《春望》:
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这首诗里,“感时”是说国家,“恨别”是说自己;“烽火连三月”是说国家,“家书抵万金”是说自己。他总是把国家和自己连在一起。

杜甫和后来的白居易有很大的不同。

白居易的《卖炭翁》,也关心社会,关心人民疾苦,但是诗里面没有白居易自己的影子,他就是写了个卖炭翁。写《琵琶行》的时候,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。他又完全归属到了自我,没有国家、民族的影子。

杜甫和国家,总像血与水一样交融在一起。

国家一动荡,他就痛哭流涕。国家一统一,他写的诗就不一样了。

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是杜甫平生写的最快乐的一首诗:

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
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
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
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
这首诗节奏欢快,读来如瓶泄水。先不说内容,这首诗他用了很多虚词,“却”“须”“从”,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非常流畅。看这首诗最后两句,“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”。形容像坐火箭一样快,马上就回到他家乡去了,快乐得不得了。原因是什么?他听说叛军被打败了,国家统一了。

儒家思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,就是“泛爱众”“仁者爱人”的原始人道主义精神。这使杜甫总是把对人民生死祸福的无限关切,与对国家的绝对忠诚结合在一起,在对国家、对社会的献身中突出对大众苦难的深厚同情。

他在把自己完全献给国家的同时,也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了人民。

杜甫和陶渊明不一样,他不求洒脱,完全不想解脱自己。杜甫也不像李白那样,要追求个人的自由。杜甫的一生不求超脱,也不求精神的自由,而是把自己的整个人生,沉浸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抚慰之中。

这一点,在《又呈吴郎》中可以看到。

这首诗写得很感人,虽然现在不太传诵,但其实写得特别好,从中可以看到他对人民的态度:

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

不为困穷宁有此,只缘恐惧转须亲。

即防远客虽多事,便插疏篱却甚真。

已诉征求贫到骨,正思戎马泪盈巾。

这首诗大概是杜甫在死之前一年写的。

他本来住在襄东一个水沟旁边的茅屋里,他在那儿住了两年。茅屋前面有棵很大的枣子树,东边邻居是个孤老——大概她的儿子在战场上被打死了,一到秋天枣子熟了,那个老太太就拿着棍子去敲枣子吃。杜甫跟家里的儿女说,老太太来打枣子,就装作没看到,让她打。

后来杜甫搬家了,搬到了襄西这边,就把那间茅屋给了他姓吴的亲戚住。那个老太太糊里糊涂的,又拿着棍子去打枣子,一打枣子,那个姓吴的就叫“别打我的枣子”,不仅叫,还用刺条把枣树围了一圈,那个老太太就进不去了。

有一天老太太看到了杜甫,她说“杜先生你的枣子又熟了,但我现在打不成了”。

就为这么个小事,杜甫给姓吴的写了两首诗。《又呈吴郎》是第二首。

诗的起头就说,“堂前扑枣任西邻”,杜甫在劝吴郎说“你就让她打吧”,为什么让她打呢?这孤老是“无食无儿一妇人”。这句话的分量很沉重,“无食”是说穷,“无儿”是说她绝了后。

古代情况和现在不一样,古代人无儿就绝后。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一个人无食又无儿,那完全走向了绝路。

这个人完全走向了绝路,她太可怜了。

“不为困穷宁有此,只缘恐惧转须亲。”这两句写得非常有感情,他说:“她如果不是走投无路,不是穷,怎么可能去打你的枣子呢?正因为她老人家害怕,你就更应该对她随和亲近,你怎么能不让她打枣子呢?”

上面连续四句,都是批评姓吴的亲戚,但底下马上来了一句“即防远客虽多事”。

杜甫说话跟李白完全不一样,他特别能体会人情。

他跟吴郎是亲戚,老指责他可能就把他得罪了,所以马上要把吴郎的面子保住。他说“当然了我知道吴老兄,你这么大方的人,怎么可能不让她打枣子呢!这个老太太提防你,实在是老人多事”。

第六句马上又说,“便插疏篱却甚真”。他说:“你老兄也太认真了,本来你是想让她打枣子吃的,你把疏篱一插,那不就弄假成真了吗?”

这就是人情世故,杜甫特别近人情。

这首诗也是用了很多虚词,“即防”“便插”“只缘”“不为”,等等。

底下他接着说“已诉征求贫到骨”,意思是天下的老百姓一贫如洗,苛捐杂税多如牛毛。“正思戎马泪盈巾”,一想到天下兵荒马乱,眼泪就像不断的线。

注意,这首诗他不是要写在报上去发表,去得表扬的,他纯粹是写给朋友的。

像这种诗就非常感人。他把自己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抚慰作为创作的最高使命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他这样干了也没有什么好处,又不可能从科长提到处长,甚至当时根本没有人知道,他连个赞美也得不到,这样做完全是一种自觉。

一个人的伟大和渺小,主要表现在胸襟和境界上。

比起杜甫,我就很渺小。我只要把我自己搞好,读好书、教好书,要让我过得快乐,要让我老婆过得快乐,要让我孩子过得快乐,如果当了我的学生,我也尽可能地让学生过得快乐。

我们现在大部分人都龟缩到了自我。

杜甫就不是这样,他太伟大了,他有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。在这一点上,我不知道要怎样向杜甫学习——说起来很容易,实际上却很难。讲课的时候可能忘乎所以,回到家去我还是我。

赞(0)
分享到: 更多 (0)

本栏目分享各类证书的报考资讯